《【谈诗说韵】 (七)再谈声韵》 - 谈诗论道 - 文学博客网 - 原创网络文学网站,免费小说阅读网
分享

[其他] 【谈诗说韵】 (七)再谈声韵

[复制链接]

【谈诗说韵】 (七)再谈声韵

发表于 2014-8-15 20:39:31 来自 其他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625 0 查看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博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谈诗说韵

(七)再谈声韵

立仁

    声韵说穿了,无非是人们说话的音节高低变化。早年,中国的文人发现字音组合不同,会有“悦耳”与“噪耳”之别,就如音乐家发现声音有“乐音”与“噪音”的不同。于是,音乐家定下音阶,像五度的工尺谱和七度的五线谱。声韵家(早年当然没有这个“职称”)依据调值定下了诗词的声韵律。只不过音乐家是宫商角徵羽,声韵家是平平仄仄平。
    老外学汉语,发现汉语的“抑扬顿挫”竟然这么美,像唱歌。唱歌有七个音阶,汉语发音有几个音阶?各地方言中,音阶最少的大概是河北滦方言,只有三个。多的据说有九个。我的老家是七个。不过,音阶在语言学中叫“调值”。假如把一条竖线四等分,可得到五个点,自下而上定为五度:1度是低音,2度是半低音,3度是中音,4度是半高音,5度是高音。一个音如果又高又平,就是由5度到5度,称为高平调;如果从最低升到最高,就是由1度到5度,称为低升调;如果由最高降到最低,就是由5度降到1度,称为全降调。还有先降后升或先升后降的,组成丰富多彩的声调。以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分:“阴平”是高而平,叫高平调,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调号是“-”;“阳平”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由3度到5度,简称35,调号是“/”;“上声”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叫降升调,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调号是“√”;“去声”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由5度到1度,简称51,调号是“\”。《中华新韵》是将55、35归于平声,将214、51归于仄声的。古人读音的调值我们不得而知,反正各个时期都有区别。各朝各代为便于诗词的写作和阅读,定下了相对统一的声调,这便是“韵书”,我们将其称为“古韵”。至宋代有“平水韵”,后又根据语音变化屡有修改,今流行版本已是清代的了。
    “平水韵”使用的历史相当长,如将它之前的旧韵使用时间加起来,历史更悠久。各地口音不同,为遵统一韵律,对于“韵书”中未收录的字,自有“教书先生”们将所在地不同的声调找出规律来,分别归于“平上去入”。如俗夫老家,七个声调如何归四?同调的如何归“部”?我的外祖父(小有名气的塾师)给我讲得头头是道。我当时还小,大有不服气。某日,我问老人:“诗曰:‘不如归去梦中看’,此诗是平韵,‘看’是仄声,对吗?”老人说:“此字可读kàn,也可读kān的。”我说:“这里是看见的意思,为什么读平声?”老人说:“你没见字角上有红圈吗?”我说:“我将来写诗,‘犯平仄’的地方圈一下平仄不就行了?”老人吹胡子瞪眼了。童言无忌,实际上道出了用“圈读”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从这一点而言,任何韵书,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汉字的读音,只是“约定俗成”而已。
    除了读音,古今读“法”也有很大区别。学古汉语的人都知道古汉字“一字多读”现象,比如“衣”,读平声表示“衣服”,读仄声表示“穿衣服”;“冠”,平声表示“帽子”,仄声表示“戴帽子”;形容词“强”,平声表示“强大”,仄声(jiàng)表示“使其强大”。现代汉语中这类读法少见了,即使存在也“变了味儿”。像上面几个字,“衣”的去声没有了;“冠”的去声只保留了“盖了帽了”的含义,如比赛“冠”军;“强”现在无论形容还是使动用法,都读平声。如果古人见到“强国”,他会读“‘犟’国”的,因为这里是“使国强”的意思,是使动用法。
    近现代汉语发音的变化更快,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得以确立。人们终于在普通话上找到了声韵的共同点。现在去俗夫老家,可能闺阁之人也会与你讲普通话。这样一来,同一首诗词,用普通话写、用普通话读,“共鸣”立刻便有。诗有何用?就是用她优美的声韵和凝练的词句传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写诗填词,离了“谱”不行,“谱”是创、读两者的同一性,在同一性上必须严要求。那么,做诗是依据“平水韵”还是“中华新韵”?这是差异性问题,差异性是允许存在的。
    假如我们不认识先秦文字,就不能真正读“古文”,也就没法玩儿书法金石什么的。反之,假如我们现在写的文章满篇象形字,恐怕文章无读者。这就要求文字学家必须“识古用今”。一个用韵的里手呢?不“知古”便不成器,不“用今”便失去许多读者的共鸣。当然,你如果是与其他诗人互赠,“古僻”一点另有情趣。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优美著称,但是,他与另一个文豪俞平伯作为笔会,都写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篇文章连俗夫也难读懂!
    俗夫在声韵上还是那句话,“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当然,这话不是俗夫说的。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