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民俗“稀米茶”

热度 2已有 13 次阅读2025-1-24 18:20 |个人分类:田园生活|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乡村, 田园

 

稀米茶是江汉平原中部一带流行的一种夏季特色食品,尤其是在天门市的多(宝)拖(市)张(港)地区更是长盛不衰。之所以叫稀米茶,是因为煮制好的食品中间带有一半的米粒,不粘汤,不像稀粥粘粘的,而像茶,汤色清亮,且米少水多,所以叫做“稀米茶”。稀米茶是庄户人家夏日里家家必备的主食。稀米茶解渴、消暑、充饥、解乏,算得上是农家夏日的一道美食了。

稀米茶的做法也有讲究。事先要将大米放在铁锅内焙炒,火不能太大,中火最好,锅铲要不停的翻炒,以免米被炒糊。当白白的稻米炒成了黄澄澄的颜色,炒米的环节就算完成了。再用凉水淘冼,之后放入开水中,有的还加几片生姜、少许食盐,等煮至水再开,当锅里水花翻滚,沉在锅底的米粒翻腾起来,一颗颗金黄的米粒绽放成一朵朵漂亮的米花,稀米茶就煮好了。煮好的稀米茶用大的瓷盆或陶钵盛好冷却,随时就可以食用了。

每年入夏之后,家家户户就开始炒稀米茶米。有的一炒一袋,摊凉后储存在缸里或是桶中,以备一个夏天的食用。

夏日里太阳猛,气温高,但地里的活不等人,乡亲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挥汗如雨。回到家里,人通常是又累又渴又饿,这时稀米茶就成了他们的最爱。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可以见到一盆或一钵的稀米茶。劳作归来的人从地里回家,一身的汗水,满脸的疲倦,斑斑点点的泥浆。他们裤管卷着,脚板光着,甚至草帽都不脱,就直接走到桌边,盛一碗稀米茶来喝,有时吃点剩菜或咸菜,有时一点菜也不吃,呼噜呼噜转眼的工夫就喝下了几碗稀米茶,喝着凉凉的稀米茶,不知不觉间,暑气消了,肚子饱了,疲倦散了。然后抹抹嘴,显露出非常满足而惬意的神情。

这种独特的饮食方法,其实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烈日炎炎的夏季,荷锄归来,汗流浃背,喝上一两碗稀米茶,正好补充失去的水分、盐分。炒至焦黄的米粒煮成的稀米茶,中医认为可以清利湿热,消火气。还有生姜健脾开胃,对于盛夏酷暑、食欲不佳的农人来说,是最合适不过了。 

“稀米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怕变酸。粥、饭酸了、馊了有毒,不能吃。因为粥、饭都是淀粉,是一些霉菌最好的温床,一种蜡样芽孢杆菌就是粥饭变酸的元凶。而稀米茶在炒制过程中,表面已经炭化,发酵变酸的是有益的乳酸菌,帮助消化。稀米茶酸了往往别有风味。有的人就偏偏喜欢吃酸稀米茶。他们往往将煮熟的或吃剩下的稀米茶放上一两天,还要多次搅动,待表面有一层薄菌,略带酸味后再食用。他们吃得有滋有味,甘之如饴。祖辈如此,有益无害,就像有的人刚开始喝啤酒,认为有馊水味而拒饮,经过多次尝试,才觉别有风味,一旦筵席上缺少它,还会有失落之感。

说起稀米茶的来历,有不少版本的民间故事。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时,曾在此地歇驾,当时正是盛夏酷暑,天气很热,牛都吐出舌头,随行太监给皇帝打扇,乾隆还是喊热。

天气热,中午乾隆不想吃东西,信口吟了一首诗:“天热无奈何,饮食怎么做,既要能饱肚,最好可止渴!”这下子把御厨吓的腿打颤,哎呀,我的妈!这种饮食我从来没有做过。厨师只好去街上找了一位会做饭菜的老师傅请教。师傅想了一个食谱,先把生大米放在锅里炒成黄色时盛起来,用簸箕扬去细渣糠,放入锅内加水煮熟,等米开花时,再加点生姜,少许食盐,盛起来冷后食用,取名“稀米茶”。乾隆皇帝一下子喝了两碗,觉得味道不错,还要配点凉菜才好。师傅在镇上买了一条生黄瓜,切成细片,拌上麻油,盐,醋,取名叫“凉拌黄瓜”。厨师又找东家要了一碗豌豆,一块火烧粑。乾隆尝了几片黄瓜,几颗豌豆,一块火烧粑,吃得舒心快意,当即封厨师为“御厨之师”。

从此,喝稀米茶,拌腌黄瓜,吃油盐豌豆和火烧粑便成了多(宝)拖(市)张(港)一带人们热天不可缺少的饮食。

   过去,稀米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现在大都市里吃厌了山珍海味的人,也对稀米茶感兴趣了,吃农家饭时,往往也会津津有味地喝上一碗稀米茶,品味一下这原生态的农家饮食文化。

稀米茶清汤寡水,不耐饿,当不得主食。吃稀米茶要伴时令菜蔬,最有特色的就是腌黄瓜、盐豌豆,还有面食火烧粑。火烧粑就是用老面窖发好的面团放在鏊锅里炕熟的粑粑。类似于新疆人吃的“馕”。上下表面是一层烤得有些焦黄的韧韧的壳,吃起来很筋道,有嚼头。人们都爱吃壳不爱吃瓤。之所以强调是火烧粑,是因为夏天湿热,食物容易发馊变质,而炕熟的火烧粑水分少,外壳干、硬,容易保鲜。

当地的火烧粑,历古相传就以张港镇的最为有名。“张港火烧粑”圆实,厚重,分量足;表层韧实而不焦枯,内瓤不燥不粘,越嚼越觉得甘甜爽口。哪怕近在咫尺,拖市人要是到张港办了事,都要带两个“张港火烧粑”。好像只有这才最正宗、最地道。

以前,当地的人们常有一句不雅的口语:个野××的。大人小孩遇事说话,开口闭口就是一句:“个野××的”, 几乎成了一句口头禅。乡间俚语就编了一句歌诀:

张港人,礼性大,

开口就是野JB

进门就把板凳拿,

还有一碗稀米茶。

盐豌豆,腌黄瓜,

你郎吃你郎哈,

外加几块火烧粑,

天气热了就吃它。

在故乡的时候,我常吃稀米茶,平心而论,稀米茶的味道很一般。稀米茶是水和米简单的混合,中间没有添加任何调料,新鲜的稀米茶味道寡淡,馊了的稀米茶则有一种酸酸的味道。但不管是新鲜的还是馊了的稀米茶,故乡的人们都爱吃,吃得有滋有味,吃得舒心畅快。我一直弄不明白,故乡的人们为什么爱吃稀米茶?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稀米茶都太简单朴素了,简单朴素得如同故乡的乡亲们,不引人注目,难让人回味。

但稀米茶始终忠实地陪伴着故乡人们的生活,在炎炎夏日里撑起一方荫凉。后来我想,当初发明稀米茶的人,应该是一群简单朴素的乡亲,他们踏实于平凡的生活,微小的幸福也满足。所以稀米茶里,也融注了他们的精气神,不哗众取宠,只默默付出。

相比那些声名显赫的精致小吃,稀米茶名不彰,声不显,在商店或超市名目繁多的小吃柜台前,绝对找不到稀米茶的身影,很多人甚至连稀米茶这个名词都未曾听说过。稀米茶至今只囿在故乡那个小圈子里。没有精美的配料,没有繁杂的工艺,没有可口的味道,这些商业元素的缺失注定了稀米茶难以走远,但稀米茶毫不吝惜的将它的关爱给予了乡亲们。我觉得,稀米茶与故乡朴素的乡亲们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乡亲们的宿命就是在黄土地上终老,但他们勤勤恳恳地劳动,踏踏实实地生活,将深深的爱献给了脚下的土地。

当年老的乡亲逝去,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一样的挚爱脚下的土地,一样的辛勤劳作,一样的知足常乐,一样的——爱吃稀米茶。

                                          2013-7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5,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