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我爱读书,我爱读地图。
三十多年前,还是读中学时,第一次买的是一本袖珍版的《中国地图》,巴掌大的册页,彩色印装,装帧精美。文字图例都标注的很小。那时年轻,视力好,看起来笔画了了,喜之不尽。后来换成十六开的地图册,又后来有了自己的居室、办公室,每到一处,我都要在自己的书房里或办公桌旁贴上两张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后来小到湖北地图、天门地图也贴在一起。
我喜欢读地图,地图中有挖不尽的奥妙与乐趣。
读地图,我知道了我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又壮观。在我国的地形图上,西部多涂着棕色和褐色,东部多涂着绿色和浅黄。西部是海拔几千米的高原和山地,东部主要是平原和低山、丘陵,我国地形的西高东低,就好像一座巨大的阶梯一样,由西向东逐级下降。真是天宥中华呀!中国东临大洋,位于亚欧大陆东端。优越的位置和特有的地势,造就神州大地的万千风光。
在祖国的西南部,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这片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镶嵌着无数牧草丰美、湖光闪烁的大小盆地。这里是地球上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经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横断山脉,地势迅速下降到海拔1 000米~2 000米或更低一些,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在这一级阶梯上,分布着三大盆地和三块高原,即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从第二级阶梯再往东,越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直至海滨,地势大部分已降低到海拔500米以下,是我国地势的第三级。这里自北而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啊,美哉中华!纵有千古,横有八荒,雄浑壮阔,气势飞扬!
读地图,我知道了我国山脉的排列和走向。这些山脉,构成大地的骨架,分隔出各具情态的地形区。从地图上,我知道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哦,原来南方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多么生动形象的注脚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秦岭淮河作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精确地勾画了南北两地气候物产人文习俗的大不同啊!咱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早就知道了这个道理。
读地图,我还知道了我国铁路交通干线的“三横五纵”。这些铁路的走向,途经的主要城市,铁路交汇点的主要地点,了然于心。我要去深圳,闭上眼就能知道,从武汉走京广线,进入湖南就是岳阳,往南依次就是长沙、湘潭、株洲、衡阳,而后是郴州。很久以前教《童区寄传》,第一句就是“童区寄者,郴州荛牧儿也”。我知道了郴州在唐宋时期是湖南南部的一个县。在08年元月的南方冰雪灾害中,郴州成了全国最出名的城市。过了郴州是韶关,一过韶关,深圳就在望了。
地图不仅是“看”,而且要“读”。它不仅是纵横交错的线条、山脉、道路、河流、城市、村庄,地图中还包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如果没有了这些人文内涵,地图就是空洞无趣的了。我喜欢将地图与历史联系起来想问题。比如我看《潜伏》,女游记队长翠平从余则成老家易县来,知道狼牙山五壮士。我就去看地图,看易县离太行山有多远,是八路军哪个部队的根据地。还想这个易县是不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呢?并且,拖市陈营村就有一个南下烈士是河北南宫县的,一查地图,易水正是流过南宫的县河。看电视剧《陈赓大将》,陈赓是太岳纵队司令员,我只知道八路军活跃在太行、吕梁山区,难道还有个叫太岳的山吗?拿来地图一找,果然,山西有太岳山脉。陈赓将军在剧中带兵打上党战役,我马上翻出地图找山西上党地区,地图上却没有上党这个地名,网上搜索后才知道“上党”泛指晋东南的长治和晋城地区。我们常用的中药党参就主要出产于这里。瞧,又长了不少学问呢。
地图上的地名有很多讲究,从这些地名中就可以得知这个地方的历史沿革、人文风物。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河南洛阳,在洛水北面;江苏淮阴在淮水南岸;陕西华阴居华山之北;湖南衡阳就在衡山的南面。衡阳有个回雁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因为衡阳在北纬27°左右,山南日暖,就是在秋冬也不会很冷,所以,秋来大雁往南飞,到这里就是它的最南端了。毛主席晚年常在长沙过冬。长沙在衡阳以北不远,约北纬28°左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不冷,暖湿宜人。
在世界地图上,看七大洲四大洋,顿觉天宽地阔,渺渺无极。那占地球表面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蓝色海洋,闪烁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光芒。数块大陆,正是漂浮在海洋上的万顷方舟。透过地图,我似乎看到了哥伦布船队那片片扬起的白帆,听到了他们踏上美洲时喜悦的惊叫声。透过地图,我看到了埃及的金字塔、南美的热带雨林、澳洲的大堡礁、北美的科罗多拉大峡谷……透过地图,我好像看到了黑色、白色等各种肤色的“世界朋友”正向我招手。世界地图,拉近了我们和世界各国的距离。
我在给女儿题写的学习箴言中,其中一条就是“看新闻、读地图,要知天下事。”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各种不同地区的画面,我就会引导她从画面中人物的衣着、民居、物产、地表植被等特征,初步判断这是南方还是北方,可能是哪个省区,位于什么方位。“新闻联播”中报道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我的脑海里马上就会和地图对上号:这个地方在哪个洲,靠什么洋,经纬度大概是多少,相关的地缘政治是怎样的。看书时遇到某个陌生的地方,总要对着地图查看一番,看看它的方位,认识它的气候,了解它的物产和风土人情。久而久之,陶冶了情操,增长了不少知识。
我生性好游呀!无数次,我在地图上搜寻三山五岳,勾画万里长城,鸟瞰大江五湖,指点名山大川。“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二宁青甘陕 ,云贵西四北上天 ,内重台海福吉安”。在新编的“中国诗”列举的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地图上,河流、山脉、城镇标得可谓详尽矣。读完地图,所有有关这个景点的地理知识便调动起来帮助我的想象,使我于遥想中渐入佳境,产生一种不可言说的愉悦和满足。
“神驰八极,心游万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读地图,读出了神游天下的美妙,读出了祖国昌盛的神韵。漫步风光绮丽的苏杭,流连银装素裹的北国;放马无垠的草原,极目塞上江南;逡巡河西走廊,拜谒险道雄关。壮着胆子进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鼓足勇气走出怒江大峡谷,战胜万仞冰崖登上珠穆朗玛的峰巅……每一次仔细阅读地图,我就像做了一次神游天下的美梦!
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几乎每天都要浏览各种各样的地图。看世界之大,胸罗万有。想这片土地、这个地球,浓缩在这方地图上,真是神奇呀。巍峨的山岳逶迤起伏,绵亘千里;茂密的丛林,美丽幽静;浩瀚的大海,金色的海滩,曲折萦回的海岸线,风光绮丽迷人;一条条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正构成大地的琴弦;繁华的都市,沸腾的矿山,轻波漫涌的海港,恬静宜人的农场,构成一幅幅奇丽的画卷;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无尽延伸的地平线,处处显示出人与自然的恢弘气势、磅礴力量……
读不完的地图,览不尽的无限风光!
2014-2
Copyright © 2001-2025,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