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踏青采藜蒿

热度 2已有 34 次阅读2025-1-23 21:55 |个人分类:田园生活|系统分类:感悟人生| 田园生活

        藜蒿在我的家乡早已有之,但把它作菜蔬,却是近几年才有的事。

藜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喜生长在河岸滩洲上潮湿的沙土之中。叶子尖尖的呈浅绿色,茎圆圆的且直,一般呈白色,经阳光照射后转呈红色,它的根部很发达呈乳白色。在幼苗时期,它的叶子、茎以及根都能食用。

  我的故乡就在县河边上。记得小时候,在河里玩水、钓鱼、放牛、割草,每每看到河滩浅草中,杂生的一丛丛艾蒿样的野草,直立的茎,微微泛红,稀疏的叶片,细长而尖,捋下一把闻闻,有一种艾蒿似的气味。牛也不爱吃它,我们谁也没把它当一种可口的菜肴端上桌。

这种过去只是野菜类别而大多数时候荒于乡野的藜蒿,近来,登堂入室风靡一,尤其是一道纯正的藜蒿炒腊肉清炒藜蒿,更是大小饭店及居家美食,大凡有外地客人到访,都会力此美味佳肴,以彰显地方风味。    
  阳春三月,利用休闲时结伴一起到河滩上采摘藜蒿,不乏是春天里的一件美事。来到河滩,春日暖阳照着大地,温柔的春风拂面,脚踩着软软的野草,呼吸清新的空气。让人觉得舒爽而又惬意。仲春的河岸,春意渐浓,给春风刚画上绿叶的柳树在风中摇曳,绿得流油的野草铺满整个河滩,中间点缀着无数不知名的野花,让你看也看不够。一两只洁白的鸭子悠然地在水上嬉戏,让人不由得想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

藜蒿就夹杂生长在河岸的野草之中,一簇一簇的。采摘时要与野蒿区分开来。最初,藜蒿刚长出嫩尖还没有长出茎,采摘时须用小铁锄挖出它埋在土壤中的根茎,挖出来的根茎用清水洗后是嫩嫩的,乳白乳白的。采摘时比较困难,采摘半天的时间才能吃上一顿。过了几天以后,藜蒿长出茎来,这时采摘比较容易,只需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掐。一会儿就能掐上一把。这时你边走边掐,一边欣赏着无边的春色,沫裕在温暖的春光之中,何等快哉。

藜蒿采摘后,将叶子择下来,把茎掐成一截一截的,把它和腊肉一起炒,吃起来是一种特别的香。藜蒿炒腊肉,菜尚未起锅,即满屋溢香;待得端上桌来,只见藜蒿脆嫩青绿,腊肉油亮金黄,黄绿相映,珠联壁合,真乃玉盘珍馐!只看一眼,便使人精神大振,食欲陡增;只吃一口,便令人唇齿盈香,胃口大开。

我喜欢清炒藜蒿,清炒的藜蒿青翠翠的,吃到嘴里脆生生的,每回品尝藜蒿,感觉在品味大自然的气息,仿佛回归到远古时期和先人一同尝试这大自然的造化。那种美味无法言表,真的是回味无穷。

 少年时读苏轼的诗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里面的蒌蒿、芦芽、河豚,都是极美的时鲜,不知道这蒌蒿是否就是我们口中的藜蒿呢?

然而随着藜蒿从乡野走入正席,今天的餐桌上出现的藜蒿已并非野生而改为大棚种植,且一年四季都可以上市,在满足了居民需要的同时,也让真正野生的藜蒿变得稀有而价贵,何况野生藜蒿只在特定的时节生长,更显得珍贵。乡间有歌谣云:二月藜,三月蒿,四月五月作柴烧。也就是说藜蒿只在月冒出嫩芽枝,而在月才生长成为真正宝贝菜蔬的藜蒿,开始其一年之中最辉煌的茂盛期。清明过后不久,生于河岸的藜蒿便会疯涨,基本上过了时节就只能是当柴烧了。
    采过几次藜蒿,也从街上买过多次,对于野生和大棚种植的藜蒿一眼便知:野生藜蒿的茎干微红,大棚的藜蒿茎干胖嫩且长,而且绿油油的。炒来吃,味道比野生的差得远。

藜蒿不仅是一种美味菜蔬,而且是一种良药。《神农本草》说: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胀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防衰。中医认为其有清热、利湿、杀虫之功能。

时光荏苒,四季更替。藜蒿在每年的春天里都能绽放它独有的魅力,可人生的春天一去不返。人到中年,即算能再结伴同行,一睹春色,采摘藜蒿,可再也无法找回年轻的心境了。 

2014-3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yingheweng 2025-1-28 10:35
浏览欣赏。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5,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