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爱就爱了,爱错了就告别

已有 11 次阅读2024-6-26 09:00 |个人分类:影视评论|系统分类:影视剧本

 终于看完了《玫瑰的故事》,像是陪一个女孩走了半生。这是一部披着偶像剧外表的现实主义片子。爱就爱了,爱错了就告别,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几十年,不用那么懂事,允许自己犯错,也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不要浪费时间追忆那些过往,付出过,受过伤,然后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不恨任何人,只是专注自身。你的感受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该剧根据亦舒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出生于书香世家的黄亦玫一路在呵护中长大,从小便展露出艺术天赋。初入职场的黄亦玫很快受到重用,与合作伙伴庄国栋相识相爱,但最终错过彼此,这段职场磨炼也令她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决定重返校园求学深造。毕业后,她和学长方协文步入婚姻殿堂。可婚后两人发展方向相去甚远,最终选择离婚。黄亦玫开始创业,在艺术品策展领域打拼出一片天地,在此期间还遇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溥家明,可溥家明只剩几个月的生命,两人这段爱情最终以生死离别画上句号。但黄亦玫没有就此消沉,她还是一如既往地为活出更精彩的自己而努力着...

该剧形式上像《东京女子图鉴》,但编剧肯定不敢真这么写,不然在国产剧只看三观的环境只会被喷得体无完肤,所以只敢套个形式。但这个故事又不像《东女》那么现实去描绘主角的野心,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两者之间的成长环境大相径庭。玫瑰的家庭、出身、成长赋予了她强大的自我,所以她可以抛弃一切从头再来,这种勇气我想很多普通人都不可能有。所以这部剧的重点其实落在了爱情的理解上,这部剧表达的或许是,爱情的终点不是在某一个人身上停留,而是在每一次的停留中不断靠近并找到自己心中想要的爱,以及未来的方向。

剧中的四段感情其实都很典型。初恋总是遗憾,在人生每个不那么理想的时刻闪回,除非实现与遗憾和解。婚姻所谓正缘,要靠外力作用,但经营不善唯余相看两厌,又摆脱不了一生纠缠。灵魂伴侣是水中月手中沙,涤荡灵魂刻骨铭心。其余的小小悸动只算茶歇甜点。因缘际会步履不停,不是每个女生都有像玫瑰一样历尽千帆后涅槃重生的好运,多的是遍体鳞伤也没法自我和解,“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遥不可及的梦。

一开始最喜欢开头刚含苞待放的黄玫瑰,阳光炽热充满热情和光鲜亮丽活力,熬过了戒断期和低谷期,真正爱上的是最后成熟忠于自我的成熟的黄玫瑰。好开心好愉悦啊,至少在这个世界玫瑰成为了我想成为的人,过上了我想过的世界和人生,最重要的是拥有了我最想拥有的心态:不再渴求幸福,自己便是幸福,遇见的都喜欢,世界指向任何地方,忠于自我的心也是。

这部剧独特就独特在,大家都在封心锁爱的年代拍大众更爽的“事业型大女主”“草根奋斗大女主”“离婚东山再起大女主”,而且大众评判剧中人的焦点也爱专注在“女儿”“妈妈”“媳妇”这个身份。黄亦玫不是,她就是直面女人欲望怨恨疯狂的出口,也不告诉你是对是错,就是旁观这个女人的成长。与其说女性觉醒,不如说玫瑰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从头到尾玫瑰也没有因为男人放弃提升自己,即使是怀孕也希望能够上班,照顾孩子的三年里也考了各种证书为之后的工作做准备,方协文最后的不尊重和控制欲才是离婚的导火索。

而且剧中的人是灰色的不是非黑即白的。爱本身有自私的爱,有豁达的爱,有和事业兼顾的爱,也有相对纯粹的爱甚至有基于荷尔蒙的爱。导演之所以没有按照小说来拍,就是想把爱情和现实的多样性真实性拍出来,我想这也是刘亦菲接这部剧的原因。我们如果用上帝视角来抨击某个角色,不仅拉低了对这部剧的判断,也对我们自己在现实世界和爱人相处没有什么益处。世界不是无菌的,情感就是伴随着各种性格缺陷和家庭矛盾的,爱人爱己知己知彼不断成长不断磨合才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