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2》:昨日种种,皆成今我

热度 1已有 17 次阅读2024-6-24 09:07 |个人分类:影视评论|系统分类:影视剧本

《头脑特工队2》应该是今年为止最好的好莱坞电影,皮克斯依旧交出精彩答卷。从“情绪不分好坏,悲伤也能驱动生活”,到“回忆无法分割,每个都在塑造自我”,皮克斯用细腻的手法揭示那些成长的真谛:与那些负面糟糕不够好的回忆和解,拥抱那个真实复杂努力生活的自我。当结尾处莱利召唤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的时候,已经哭得稀里哗啦。大概这就是每个长大的过程中,苦涩而又动人的瞬间吧。

该片是《头脑特工队》的续集,刚步入青春期的小女孩莱莉脑海中的复杂情绪进行的一场奇妙冒险。在她的大脑总部,正经历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拆迁,为意想不到的新情绪腾出空间。一直以来配合默契的情绪小伙伴乐乐、忧忧、怒怒、怕怕和厌厌,在新情绪焦焦的突然到来时变得不知所措,并且她看起来不是孤身一人。

影片套用了第一部的公式,不过成长的确如此,都是在认知体系崩塌后进行重塑。如果说第一部是关于“多元情绪”,第二部则是“复杂自我”。每个人在意志消沉或恐慌发作的时候,也许脑中都有一群情绪小人在手忙脚乱地试图让一切恢复正常。两部《头脑特工队》中都是“快乐”带头解决问题,若理解为生活的意义在于努力变得快乐,进行摆脱消极的自救,倒也再自然不过。而皮克斯的创作者们懂得自然就是要“快乐”让位,一次给“悲伤”,一次给“焦虑”。混乱剧情意识流般地想到哪儿讲到哪儿,像是同样混乱的人生,有种向着清晰目标奔赴的途中随机应变、见招拆招的即兴感。

虽然觉得整个故事推进得很草率,也远没有第一部惊艳了,但还是在好几个地方看哭了。我们的大脑知道,我们长大了,长大就意味着比较少快乐;而快乐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躲在了所有情绪的最后面。但是,我们的身体仍然在呼唤快乐的回归和主导,即便成长意味着复杂,我们的内心深处仍在需要这种最简单最直接最本能的情绪,来让我们想起来,曾经的初心是什么。焦虑发作的时候真的也狠狠共情了,“我不够优秀”——感觉无数像我一样的观众坐在银幕前看到了自己,为一些“其实根本不需要道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认为是自己的错”的回忆泪流满面。

这当然不是最好的皮克斯作品,和前作相比依旧有着想象力的差距,但并非体现在脑内世界设定的复用上,而是被片尾小屏彩蛋的缩水体量所暴露。不过对于皮克斯的动画续集来说,让故事刻意停留在舒适圈内也是通病了。但好在皮克斯终于回归其应有的水准,让目的、欲望、记忆和信念反复破碎重组,最终在莱利的心跳狂鸣中,又一次告知观众有关“最后一秒钟营救”的魔力所在。

我非常中意这一部引入的“核心”这个概念,相对于上一作对于情绪稍显薄弱和片面的刻板刻画,无论是青春期时代更为多元和复杂的情绪,还是整个影片惟妙惟肖描绘的核心理念在如何定义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这一切真正的让人格和情绪真正有血有肉起来。这部电影破除了我一直以来对于非东亚语境下才能够培养出更为“健全”人格的迷思,拥抱一个复杂且不完美的自我,也许确实才是与自我相处的终极破局,至少这是皮克斯的“官方答案”。

青春期无非是卷焦虑巨尴尬法式耍酷跟风妒忌一团乱,游戏男神缩球大决,讽刺峡谷变调传译,枕头城堡变作失眠血汗工厂愤怒叔叔大罢工,大法官终极梦想不敌临急抱佛脚头脑风暴;从第一部的接受悲伤,到本片的接受不完美自己,除了逼到欢乐也崩溃之外,好像成长也没啥进步?从第一部的愉快地接纳每一种情绪到这一部的愉快地接纳每一段经历,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当然,青春期时又怎会明白呢。向往独特又渴望合群,希望一夜成熟又害怕变成大人,太多的变化交织在生活中,才更希望牢牢抓住不变的锚。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