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 | 同济李庄,峥嵘岁月共续华章

热度 2已有 15 次阅读2024-9-21 10:05 |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有多次"南渡",如晋人南渡、宋人南渡和明人南渡......近现代以来,一提起“南渡”,一般指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集体南渡西迁。
上世纪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在国耻家难时以文教投身抗战救国,他们离开都市,走向穷乡僻壤,八年患难,弦歌不断。“南渡”抗战成为民族文化史上的壮举,也催生出众多美好的故事,影响深远。就比如“同济李庄”。在抗战的炮火硝烟中,同济大学被迫流亡迁徙,第六次迁徙,最终落地川南李庄。这个被称为“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却创造了抗战教育史上的奇迹。

 

文化脊梁  中国李庄

“东有周庄,西有李庄”,李庄古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少有的千年古镇,它也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岁月的古老小镇,被称为“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李庄的历史悠久,文脉厚重。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李庄为古僰人聚居地,其名所得,有一种说法是因长江中打鱼为生的李姓弟兄聚居而得名,也曾用里桩、李家村、李家坝等名。一说因村子外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一说为纪念一位受人敬重的李氏婆而得名。到南朝时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起,在李庄设置南广县和六同郡。隋代因避讳隋炀帝杨广的名讳,改南广县为南溪县。唐代,戎州(今宜宾市)府治曾两次迁驻李庄。至北宋初年,南溪县治才从李庄迁至今日南溪区所在地仙源坝。从明代开始,李庄设镇并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码头和物资集散地。从清代道光年间起,李庄一直是南溪县的第一大镇。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多年频繁战乱,导致四川人口减少,明清两朝有意引导移民入川,李庄就迎来过各地移民,四方杂处,形成九宫十八庙的古镇格局。

1940年,同济大学因躲避抗战烽火迁到李庄,在这个偏僻的川南小镇,度过了六年的时间。李庄在乱世烽火里接纳了“文化脊梁”,存续了中国文脉,成为与重庆、成都、昆明齐名的中国大后方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更成为当时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重镇。
从前,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李庄的名字,后来,从世界各地寄出的信件,只需写上“中国李庄”四个字,就可以顺利寄达。
抗日战争时期,李庄镇以一纸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这短短的16个字迎来颠沛流离中的十余家高等学府、科研机构的迁驻。从此,李庄大师云集,学子奔赴,使这个弹丸之地,几个月间,人口就从三千六百人激增到一万五千人,翻了两番。
当时的李庄,人们不出小镇,便可以完成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教育,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古今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
如今,李庄被视为中国文化折射点,民族精神涵养地;位于长江岸边同济广场上的“文化脊梁”影壁、李庄同济纪念碑、“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等正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非凡的抗战岁月,时刻警示着国人要不忘历史、要居安思危。

“同济大学李庄徐祝罗匾”题刻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记载了抗战时期同济大学及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内迁李庄的事宜。该匾系194512月抗战胜利后、同济返沪前赠予李庄乡绅罗南陔的。

 

李庄同济  同济李庄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

1937813日,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日军飞机对上海市区及部分郊区进行了狂轰滥炸。在上海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淞沪会战”。828日和29日,日本飞机对吴淞地区实施了连续轰炸,学校吴淞校园的大礼堂、办公楼、工学院、实习工厂、图书馆、教授住宅及学生宿舍等主要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同济人苦心经营二十载的吴淞校园毁于一旦。

为保存延续国家文脉,同济人被迫踏上万里流亡迁徙之路。他们告别了家园,从上海辗转迁徙到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吉安、广西贺县八步、云南昆明、四川李庄,跨越沪、浙、赣、湘、粤、桂、滇、黔、川9省以及转道越南,走过了两万两千多里的教育长征路,是抗战期间搬迁次数最多、行程最远、过程最为曲折的大学之一,写下了“八载同舟泣,永矢济时歌”的战时丰碑。
抗战期间,同济大学虽历尽艰辛多次迁校,但坚持“医工救国”的初衷不改,肩负“教育兴邦”的重任不忘,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特色,“工以强兵,医以援战,发展教育,培育栋梁,服务社会,强健祖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济大学在第五次迁校抵达昆明后,日军对昆明的空袭愈加频繁,造成了学生伤亡、校舍被毁,学校不得不考虑第六次迁校。但此时战事已蔓延全国,能够找到“一张平静的书桌”已非易事。

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川南的李庄人以饱含民族大义之举,发出了一封“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文。冒着硝烟炮火,同济大学开始了第六次迁徙,最终落地四川李庄。

关于“同济迁校李庄”也流传着一段佳话。据史料显示,当时成全“同大迁川”这一壮举的关键人物是李庄的罗南陔先生。罗时任国民党李庄区党部书记,属国民党中的左派,也是李庄较早具有现代知识的开明绅士。罗家在李庄是个有威望的大族,罗的几个子女还是中共地下党员。

其实,最初同济看中的是南溪县,却遭到婉拒。县城里的乡绅们担心,人口激增会导致物价上涨,甚至危及民风。于是学校就委托同济校友、早期内迁宜宾的上海中元纸厂厂长钱子宁寻找新的落脚之地。钱子宁曾就读于同济大学,在听说母校的处境后,他义不容辞地为母校奔忙起来。这一消息正好被南溪县李庄镇颇具名望的乡绅罗南陔得知。罗南陔随即邀请镇上的张官周、张访琴、杨君惠、李清泉、江绪恢等乡绅、袍哥的乡绅名流共聚羊街8号自家府邸,共同商讨接纳同济大学一事。李庄士绅向来崇文重教、开明包容,他们一致认为国家危难,学校等文教机构一定要保全。于是李庄的士绅们公推罗南陔草拟了一份电文并分别发给同济大学与国民政府行政院、教育部等机关。让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李庄有机会接纳战时的“文化脊梁”,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护卫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战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那时的李庄有“九宫十八庙”之誉。同济迁到李庄后,为了让中国的“文化脊梁”有处安放,李庄乡民“请神位,让师位”,搬走神像,腾空庙宇、敞开祠堂,为他们提供一张可以潜心教学和研究的安静书桌。战火炸毁了同济的校舍,却没有摧毁同济人“医工救国”“教育兴邦”的坚定信念。在迁徙流亡中,同济人更是知行合一,他们利用现代医学知识服务当地百姓,攻克了川南一带流行的痹病,挽救了成千上万病人;同济工学院架起电线,利用实验设备发电,为当地民众通电照明,李庄人用上电灯,比南溪县城还要早十多年。组建“战时服务团”,向百姓宣传抗日救亡思想......

同济师生密切关注时局,时刻准备为危难中的祖国效力,他们在抗战的关键时刻,积极响应国民政府一寸山河一滴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同济师生个个勇跃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虽然当时与同济大学一起来到李庄的,还有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央博物院、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以及中国营造学社等。但在当时国人眼里或以当今的眼光来看,整个李庄都是同济,而提起同济便知道她在李庄,因此便有“李庄同济”、“同济李庄”之说。直到今天,李庄依然保留着明显的同济痕迹。抗战岁月历经六次迁校,同济汇集了童第周、贝时璋、王葆仁、叶雪安、夏坚白等学术精英,为新中国培养出了朱洪元、陶享咸、王守武、唐有祺、俞鸿儒、吴孟超等一大批骨干人才。迁校李庄时期,被誉为中国生物学界的“居里夫妇”——童第周夫妇,在艰苦的条件中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克隆技术研究,取得了领先世界的生物胚胎研究成果。

同时还有一批令人景仰的学术大师来到李庄,如历史学家傅斯年、甲骨学家董作宾、中国现**古学奠基人李济、中国建筑科学之父梁思成、一代才女林徽因、东巴文化之父李霖灿......他们寄居李庄、为中国抗战时期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虽已物是人非,但关于李庄的故事还在流传,关于那群大师的风骨从未消逝,李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学习!并将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法学院)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