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散文诗)(原创)

热度 4已有 144 次阅读2013-11-3 16:11 |系统分类:散文诗| 散文诗

《老屋》(散文诗)
   柳思人

      1    
       趴着。
      老屋,跟我一样低调。
      几十年了。曾经的日子,像三月的风一样薄,一溜本土本乡的脚印,直了弯,弯了又直。就是那双脚板,用一顿饭的功夫,踩实一缸晒瘪了的青菜,一层一层,默默地腌制田间地头的生活。一垄农事熟了,在几滴蛙声里换了口味。
      斑驳的泥墙,已经露出了瘦瘦的骨头。蜜蜂蔵不住私房话,一五一十说出来的,全是窗外梨花的秘密。

      2     
      除了梨花,还有桃花。
      一棵树,长着两个叉,弄不清是谁把春天嫁接在夏天的桠枝上。白里透红的篱笆地,陪着老屋,泡熟春风里嫩嫩的月。爬上爬下的,是石臼里月亮的影。多雨的季节,养大的不单单是翻墙的月亮,还有我的一串思念。
      老屋的邻居,是邻居的老屋。
      一眼壁洞,连着邻里几代人的朴素感情——或递一掰滚烫的玉米,或接一铲喷香的锅巴,或听一个消息传一个福音......老屋,始终守住“邻舍好,三分宝”的信条。

      3     
      眷恋着。
      飞走,又归来,燕子对老屋的感情不比我浅。两挂燕窝,一东一西,像极了一个屋檐下的两房儿媳。
      戗在风中,行在雨里,燕子放不下那老屋。一窝一窝地飞出去,又一对一对地住进来。开一扇窗,把春天甜甜的香放进来,把阳光尖尖的芒放进来,把燕子的呢喃放进来。拒之门外的,是蝙蝠的夜游,是家蛇攀缘的影子,是野猫一瓦楞一瓦楞的响声。
      一个静,还给了老屋。

     4     
      跟了祖母的姓氏。
      老屋,养在一双小脚咚咚的脚步声里,一年四季。一个两眼灶头,睡在炊烟里,又醒在炊烟里。听惯了三天两头刮锅子的声音,摸惯了磨得溜溜亮的烧火矮凳,吃惯了饥一顿饱一顿的粗粮,什么腌菜卤毛芋艿,什么粥里番薯麦疙瘩,还有炒蚕豆、赤豆羹......
      祖母说,粮粗,力气粗。
      晴天一顶草帽,雨天一个斗笠一披蓑衣。
      风里雨里的日子。
      老屋留着,惦着,念着。

     5     
      屋脊,还笔挺。柱子的腰板,还硬朗。
      然而,檐口有好些瓦片已被风掀翻,散在瓦楞里。露头的椽子已经烂了。晃晃悠悠,一个散了架的蜘蛛网,还护着老屋黝黑的板门。
      走近老屋。我与老屋叨叨的时候,邻居家的狗也正与老屋叨叨着,不同的是:我讲的是普通话,而它操的是方言。

(作者邮箱:lxl.lu@163.com)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漫漫行路人 2013-11-4 15:28
很好,从老屋的记忆中寻找明天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