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晚年 今年恰逢冯至逝世30周年,斯人虽已逝,而他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并没有像他所钟情的诗人杜甫在《梦李白二首,其二》中所言,遭遇“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近年来,上海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推出的《冯至译文全集》(2020)和冯至的《论里尔克》《论歌德》《论诺瓦利斯》(2022)以及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在编辑、出版的更全的《冯至文集》就是明证。 冯至首先是一位诗人和作家,他于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了他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格奥尔格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国内。冯至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开始翻译德国歌德专家俾德曼的《歌德年谱》,潜心研究歌德著作,撰写歌德《浮士德》的研究论文。冯至受里尔克和歌德的影响,创作了27首十四行诗,取名为《十四行集》。这部薄薄的诗集凝聚了作者在学习西方诗人及其风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汉语写作的成果,为中国新诗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上世纪20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40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冯至同时也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者,他的《论歌德》《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利斯创作中的文体原则》《杜甫传》等著作奠定了他在外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冯至被德国汉学家罗尔夫·特劳采特尔称为“学者型诗人和翻译家”,他影响最深远的译作是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后多次再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另外,他还与夫人姚可崑合作翻译了歌德《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以及席勒、海涅、里尔克、布莱希特、尼采等众多德语文学大师的作品,冯至汉译的不少德语诗歌已经成为翻译文学的经典,被收入国内多种中小学的语文教材。 冯至的主要著作曾经由多家出版社出版,他生前曾先后编辑过三种自选集,其中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8月出版的《冯至选集》是一部包括各种文类的综合性文学选集,两卷本的篇幅促使冯至将他大半生创作的精华尽收其中。冯至把这部自选集作为对他本人创作的一个总结、一个定本来选,所以不惟选择精心得当、编排妥帖得体,而且作为“代序”的《诗文自选琐记》也是深思熟虑的自我总结之作。 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主要收录了冯至先生的39篇研究文章,具体内容包括《杜甫和我们的时代》《论杜诗和它的遭遇》《纪念鲁迅要扩大鲁迅研究的领域》《〈浮士德〉海伦娜悲剧分析》《尼采对于将来的推测》等,体现了冯至一生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 1999年,韩耀成、范大灿等人,按文体分类,以写作时间编序,邀请季羡林先生、汝信先生担任顾问,冯至夫人姚可崑和绿原任主任委员,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12卷本的《冯至全集》,包括第一、二卷:诗歌;第三卷:散文小说;第四卷:杂文、文艺评论及其他;第五、六卷:学术著作;第七卷:译诗;第八、九卷:译文;第十卷:译文、长篇小说;第十一卷:译文;第十二卷,日记书信及年谱,几乎囊括了冯至先生所有的作品。 然而,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冯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冯至在民国时代翻译的若干未收入《冯至全集》的诗文,冯至博士论文的德文版,以及冯至先生协助北京大学德籍教授洪涛生翻译成德文的南戏《琵琶记》也不该遗忘,这正是笔者收集、整理、出版冯至《论里尔克》《论歌德》《论诺瓦利斯》(以下简称《冯至三论》)的初衷。 作为《冯至三论》的主编,笔者通过更细致的文献查阅、梳理、挖掘、校勘和补遗,再一次深刻体验到了冯至德语文学的译介与他研究水乳交融的关系,强烈意识到冯至等老一代学者外国文学的研究方法并未过时,这种治学之道实际上是我们深入阐述外国经典文学名著的一块极为重要的基石。 诗人翻译家 冯至在中国德文学科史乃至外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但是作为翻译家的冯至尚有待学术界重新发现与深入研究。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冯至的翻译作品与国内其它译著等身的翻译家翻译的作品数量相比较为单薄;冯至翻译的文学体裁主要集中在诗歌,兼顾部分散文作品,因此无法形成巨大的数量,冯至较少系统性地发表过翻译理论和翻译主张,他有关翻译的论述散见于各种文章和译序之中。 然而,冯至在翻译领域的建树仍然有许多独到之处。作为翻译家,他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意识,其翻译目的性非常明确,选择翻译的作品都是歌德、里尔克、海涅等德语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作家的作品。在他为数不多的翻译论述《论现在的文学翻译界》中,他特别指出了当时文学翻译界的误区:大量译介欧美最畅销的流行一时的作品,另一种就是19世纪初期的浪漫派的文学,尤其是浪漫派的诗。冯至进而分析了造成这种翻译热潮的原因,指出了大量翻译这样的作品,多半只是投合而助长了中国文人的风尚和习气。冯至在比较了浪漫派作品与经典文学作品之后,呼吁用有限的翻译力量翻译更多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他认为:“反过来看一看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那些文学界里的伟大建筑家,他们的作品如长城,如金字塔,巍然不动。给人一种稳重的固定的力量,永远在教育人类,不管人类在怎样的迅速地转变。”冯至的这种判断极为准确,例如歌德的名著《浮士德》,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出版了58种不同的译本,但是由于这部皇皇巨著的深度和广度,迄今仍然缺乏更全面、更深刻的《浮士德》全译阐释本。 冯至慎重地选择自己翻译的作品,不但充分体现了一个有思想的翻译家在翻译中强烈的主体性意识,而且充分表现了他十分看重待翻译作品的质量和社会影响。 冯至年轻时代就开始了翻译尝试,他最早翻译的作品是海涅与歌德的诗歌。据《冯至年谱》记载:冯至1923年入北大德文系本科,同年9月25日,他翻译了海涅的《归乡集》第九首,刊于《文艺旬刊》第九期,这是冯至译自德语的第一首诗歌: 脸儿偎着脸儿…… 脸儿偎着脸儿, 泪珠儿就一起流, 怀儿密贴着怀儿, 怀儿里情火合奏! 若是汹汹的泪河 注入狂热的情火, 若是我紧紧抱住你, 我死在爱的热望里! 他的第一篇译作虽显稚嫩,但整首译诗激情四溢,情感真挚;一般来说,诗人的底蕴,中外文的功底,对西方诗歌形式与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外国诗歌汉译的探索与创新意识是翻译好外国诗歌的前提。冯至经过多年的文学创作与翻译实践,具备了良好的翻译西方诗歌的能力与基础。因此他翻译的外国诗歌,在学习与研究西方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基础上,旗帜鲜明地使用现代汉语,力图体现西方诗歌别具一格的体裁,再现西方诗歌韵律美的同时,竭力追求准确表达与体现西方诗歌内在的思想境界与神韵,因此他众多译诗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广大读者的喜爱。 冯至的主要翻译成就集中在德语诗歌的汉译上,叶隽概括了冯至作为译者的精神史轨迹:“1920年代,海涅的爱情诗、荷尔德林;1930年代,尼采、里尔克;1940年代,歌德;1950年代,布莱希特、海涅的政治诗;1970年代,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这大概不仅能显现冯至的译诗兴趣和轨迹,也能见出时代语境和诗人精神状态的关系。”冯至翻译的诗歌,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包括歌德诗歌21首,荷尔德林2首,海涅诗歌59首,尼采诗歌7首,格奥尔格1首,里尔克诗歌12首,布莱希特诗歌13首,其它诗歌2首,此外,还有他早年翻译的其它国家诗人的诗作若干首。其中,冯至翻译的海涅诗歌《乘着歌声的翅膀》《罗累莱》《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尔克的《秋日》《豹》《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已经成为我国翻译文学的经典。 冯至翻译的诗歌保留了外国诗歌丰富多彩的外在形式和韵律美,在翻译中特别注重运用译者独有的个性化语汇,最大限度地再现外国诗歌的魅力。冯至的诗歌翻译,同时也为他学习和借鉴西方诗歌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基础、创作新诗提供了帮助。顾彬指出:“在他的《昨日之歌》(1927)和《北游及其它》(1929)中,他在德国叙事谣曲的影响下创作了汉语的类似之作。”此外,顾彬还分析了冯至创作的诗歌《蛇》的形式与内容,论证了冯至在新诗创作中对德语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借鉴。 冯至最喜欢的诗人是里尔克与歌德,从冯至翻译里尔克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他与里尔克精神和气质的密切关系。顾彬认为冯至深受歌德、里尔克和雅斯贝尔斯的影响。冯至在留学德国期间,听过雅斯贝尔斯的课,他的博士论文答辩,雅斯贝尔斯也曾参加。“以上三位的影响在战争时期,也就是当他1936至1946年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德语时多方显示出来。比较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伍子胥》(1944)。冯至在这里借助于吹笛人伍子胥的传奇形象描画了诗的力量。他是在1942年阅读了卞之琳翻译的里尔克的散文诗《骑手克里斯托弗·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1899)后受启发而作的。”冯至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可以从多处发现冯至在思想、精神和艺术表现形式上与上述三人的思想脉络的契合。 冯至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就翻译了歌德的《箜篌引》《迷娘》,而他对歌德的翻译与研究,主要集中在1940年代。他翻译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第三幕的片段《哀弗里昂》,译注彼得曼的《歌德年谱》,以及撰写有关《浮士德》的研究论文,都能明显地看出冯至的文学翻译与他的学术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在冯至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型诗人的学术研究路径与方法:翻译系外国文学研究之本,正是有针对性的翻译实践推进和强化了他的学术研究。 冯至翻译了为数不少的德语作家的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涉及歌德、荷尔德林、海涅、尼采、格奥尔格、里尔克、布莱希特等人的诗歌;作品包括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捷克作家魏斯科普夫的短篇小说《远方的歌声》等;另外他还与姚可崑合译了歌德的长篇小说 《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与范大灿合译了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等等。 冯至作为翻译家,以极为严格的态度审视自己的译作,他能够虚心听取同行的批评意见,不断地改进译文。冯至发表的几乎每部翻译作品,都经历了不断修订和改进的过程。在他身上也可见出,一个醉心于翻译的翻译家对自己译作的较真态度,翻译作品永远没有定本。在他每部翻译作品的前言、序言以及不少回复友人的书信中,都提及了他对自己译作的看法。例如,在他《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的《重印前言》中就提及友人杨业治、舒雨、绿原等人在译稿的修订与完善方面的帮助。他还感谢杨业治在对比原文与译文的基础上,发现了他译文中的若干错误,使他能够再次修订译文。又如,冯至早在1942年就翻译完了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但是他并不满意自己的译稿,一直压在箱底没有拿出来。后来冯至学生范大灿打算帮助修订。冯至在中译本序言中做了如下说明:“范大灿同志研究文艺理论,尤关心德国文学古典时期的美学。他听说我有这部陈旧的译稿,一再向我问及。最后,我在1982年怀着一种有丑不能不献的心情,把译稿找出来交给他,请他审校。他收到译稿后,细心校阅,做了不少合理的改动,并附加了详尽的提要和注解,这用去了他一年内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这些都彰显了一位阅历丰富的翻译家对待翻译作品的豁达与严格,也体现了译者对自己译作高度负责的态度。 在我国翻译事业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和学者型翻译家冯至的翻译思想、翻译诗学、翻译作品尚有待人们进行更深入和细致的梳理与研究,冯至的翻译作品也有待学界在出发语与目标语的对比与研读上做出更客观与公正的评析。因此,研究冯至翻译思想的前提首先是认真收集与梳理冯至所留下的宝贵的翻译遗产。冯至的全部翻译作品,按所翻译的作家编排,可以分为歌德、席勒、诺瓦利斯、海涅、里尔克、布莱希特和魏斯科普夫等多人的作品。这些译作大多散见于十二卷本的《冯至全集》内,以及多种不同的冯至译文集中,还有部分作品散见于民国时代的报刊,尚未收录到任何一本冯至译文集中。由于版权所限,《冯至三论》收录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冯至部分未刊译稿上,包括冯至翻译与撰写的里尔克、歌德、诺瓦利斯的译文、论文,其中,冯至的博士论文(德文原版),经笔者多方收集,悉心整理,仔细校勘,力图向读者呈现翻译家冯至丰富多彩的一面。 《冯至三论》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德国大文豪歌德对冯至一生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冯至对这两位德语作家的相关论述与翻译,散见于《冯至全集》的不同分卷;冯至留德期间所做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是德国早期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为了便于读者更全面了解冯至对里尔克、歌德、诺瓦利斯的翻译、研究与接受的成果,补充未收入《冯至全集》的冯至参与的其它作品如《琵琶记》德译本,笔者收集、整理、校勘了三卷本冯至《论里尔克》《论歌德》《论诺瓦利斯》: 《论里尔克》,译文部分以198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冯至选集》第二卷中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为底本,此为冯至亲自编。德文部分参照德国1929年岛屿出版社出版的初版以及最近由法国作家让-米歇尔·莫普(Jean-Michel Maulpoix)撰写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评注本。 《论歌德》以民国时代出版的《歌德论述》为底本,参考冯至后来修订的《论歌德》,收录冯至毕生有关歌德的研究文章以及相关论文16篇,以及冯至有关歌德生平传记的翻译与著述,并给出了《歌德论述》和后来修订的《论歌德》的异文。其中冯至译注的俾德曼的《歌德年谱》,由于译者当时患病,只译注到1808年,编者这次依照原著补译了未完成的部分。 《论诺瓦利斯》收录冯至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所做的德文博士论文以及李永平和黄明嘉两位先生合译的汉译,并附有陈铨当年在《清华学报》发表的有关这篇博士论文的书评。 冯至有三部学术代表作,分别为《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利斯创作中的文体原则》(1935)、《歌德论述》(1948,1982年经冯至先生修订补充为《论歌德》),《杜甫传》(1952初版)。《冯至三论》收录了前两种。尤其是冯至的博士论文开中国学者研究德国早期浪漫派作家诺瓦利斯之先河,由于长期没有从德文翻译成中文,曾鲜为人知。1999年,李永平、黄明嘉合译的译本面世,才引起了学界,尤其是哲学界、文艺理论界、比较文学界的重视。 冯至之所以成为一代文学宗师,与他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汲取西方文学中的宝贵养料密不可分,他的文学翻译与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冯至通过有意识的翻译实践发现和选择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从而强化和加深了他对文学作品本质特征的理解和阐释,这种治学之道在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领域依然值得年轻学子学习与借鉴。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