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说儒教 第五章 仁以致人(下)
七、君子http://img.blog.163.com/photo/iHuxdD2khn7_jSIfyXIFTw==/3985404195246626881.jpg体现了个性的道德完整性的人称为君子或者仁人。君子是个人道德修养发展的高峰。那么,具备了那些品质的人才能成为君子呢?或者说,与一般人相比,君子的特点表现在何处呢? 首先,与小人不同,君子是有道德自觉和道德修养的人。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田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自己的物质利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君子交谈要从道义方面入手,与小人谈话要从利益方面的利害入手)“君子求诸己,小任求诸人。”(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严格要求别人。君子与小人还有一系列的差别,二者在道德上截然相反。因此孔子告诫弟子:“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看来读书也能读成小人啊。仁人君子如果在野,不但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对朝政施加影响;如果在朝,能直接的对执政者提出意见和建议,益国益民。其次,与那些只在某些方面有修养的人不同,君子的道德行为是全面地、完整的。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当官,三次被罢官,他做官不露喜色,罢官也不生气,每次都把自己的政令告诉新令尹。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只能算作忠,齐国的陈文子为了避开崔杼式的执政者,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一连走了几个国家,认为处处有这种人,处处不肯落脚。孔子认为这种人只能算作清。以上这两种人都算不上仁人、君子。还有一种人具有一系列较为重要的德行,而且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孔子没有称之为君子,只称之为成人。“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有之艺,文之以礼乐,以可以为成人矣。”又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以可以为成人矣。”可见,高标准的成人是智慧、寡欲、勇敢、多才多艺的结合,再加上乐礼的熏陶。低标准的成人是重义轻利,身处逆境能坚持忠信。因此很明显,成人虽然具有一系列重要品德,但仍然是不完整的,主要的在于他们缺少“仁”这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仁人、君子与上述各种人不同之处,首先在于他具有仁的观念,始终不渝的坚持仁道。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比于是,颠沛比于是。”对于别人,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自己,“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因为有仁做思想基础,君子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恪守道德规范,而且比起成人来更为尽善尽美。君子能“克己复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礼中包含着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约束自己。君子有大智大勇,善于坚持也敢于坚持仁与礼的原则。孔子在夹谷之会上,一面在会外设武备应敌,一面在会上用礼来压制齐国君臣的气焰,充分体现了君子的智与勇。君子勤奋刻苦,好学上进,能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注重言行一致,以言过其行为耻,所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即是把自己要说得先做出来,然后再说。君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能做到“恭自厚而薄责于人”,“成人之美不称人之恶”,并且常给人以实惠。君子胸怀坦荡,不忧不惧,谦虚和乐,“泰而不骄”。第三,君子在道德上既有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这成为与成人的另一个区别。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学、适道、立、权代表道德修养的四种境界,而君子属于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说,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为了行义,君子本来应该出来做官,但是否出来做官,要依据政治形势,灵活掌握。孔子曾赞扬蘧伯玉说:“君子哉蘧伯瑜!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邦国有道有利于行仁就做官,无道之时不利于行仁就把自己的才能藏起来。君子对待工作和领导以及交友讲究忠信,这是原则。但是具体的做法如何须看情况而定。孔子说过,对朋友“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子游(孔子弟子)说:“事君数(对领导再三规劝),斯辱矣;朋友数(对朋友过多的劝告),斯疏矣(就会受到朋友的疏远)。”总之,掌握中庸之法,善于通权达变。使道德行为恰到好处,是君子的特征之一。仁人、君子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目标,引导人们在道德上以仁为中心实行全面发展。翻开一部《二十五史》纵观中华历史上的君子仁人,他们有道德、有学问、有治国之才能,同时对民众有高度的同情心,是身处时代的先觉着,对于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八、好学——促进品德修养的关键人要修身,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首先就要对道德观念特别是仁的概念有一个正确地认识。人们学文、学诗、学礼、学道。其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仁,树立起行仁的自觉性。孔子主张“下学而上达”,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求从洒扫应对、进退周旋这些日常小节中,体会其精神,从而上达与仁,认清什么是仁的本质、仁的表现,确立道德修养的方向。然而只有对仁、礼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培养好仁好礼的道德情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又说:“仁者安仁。”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能限与知仁,更要好仁、乐仁、安仁。这就是说,把仁做为自己的人生观,行仁则安乐,不行仁就不安乐。因为人之为人,仁对于人是内在的东西,求仁不是一种达到私欲的手段,而是生命的最终目的。所以,即使终身困苦也不能离开仁。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仁,乃至于终生实践仁道,必须树立坚定的毅志,那就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在举贤上器重“先进与礼乐(仁的变相说法)者”,其用意也正在于此。道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孔子说:“好仁(仁德)不好学,其蔽(弊病)也愚;好智(丛明)不好学,其蔽也荡(放荡);好信(诚实)不好学,其蔽也贼(贼害自己);好直(直率)不好学,其蔽也绞(说话尖刻);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招惹是非);好刚(刚强)不好学,其蔽也狂。仁、智、信、直、勇、刚等都是美德,但如果不通过学习把握它的实质、度量,一味讲仁爱,重然诺,逞果敢……那就会走到事情的反面,变善为恶,变好为坏。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三十有了对仁的认识和坚守仁的信心,因而能立;四十知道了仁的丰富内容,并在言行上掌握了中庸之道,所以能不迷惑;五十对天地鬼神有了清楚地认识,了解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对生命也已认识透彻,所以知天命;六十能随时辨别事物是否合乎仁的原则,所以能耳顺;七十以后心仁和一,因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之所以能达到这样高的道德境界,是他终生不懈勤奋学习的结果。“学”除了学习的意思外还包括实践的成分。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修身,其目的绝不是仅仅为了独善其身,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一个真正的儒者,决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正确的儒学态度应是在修身的同时联系政治和社会发展,在为人类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个人完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要重视自我省察。行为的善恶不只在于行为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行为的动机,而动机的好坏是别人看不见的,主要是依靠行为者自己用“仁”的标准去检查。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好的人和事就要求自己赶上,看见不好的人和事就检查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做法是“前思维”法,孔子称弟子颜回“不二过”指的就是这种对照历史上前人和现实的人取长补短,常提醒自己不步他人错误的后尘。孔子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又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自己有了错就要进行自我批评,经过自己用“仁”的标准自我检查,感到自己的行为无愧于心,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心灵中才能做到不忧不惧。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修身有着重要意义。孔子的主张是:里仁——与仁人住在一起;择友——认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朋友切切偲偲”——朋友之间相互批评;“就有道而正焉”——到道德高尚的人那里去求的匡正。自省、自讼和朋友的批评,其目的是改正错误。一个人在实际行动上,常常会偏离道德规范,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经过自省或朋友的批评明确了所犯的错误之后,便要改正错误,使行为与道德规范相符合。人的道德水平正是在反复不断的实践、省察、改过的过程中提高的。人类没有先天生就的仁人、君子、圣人,他们都是在自我修养中艰难的成长起来的普通人。因此,人不要怕犯错误,重要的是发现错误立刻改正。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自己有了错误却不马上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做为一个儒者,应该光明磊落,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公开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做的结果是提高了威信而不是降低威信。子贡说:“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日食和月食现象一样)。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弱势文学研究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