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荤”字为草字头呢?》 - 撰稿人之家 - 文学博客网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山叶 发表于 2013-11-10 20:01:57

为何“荤”字为草字头呢?



  荤,顾名思义,不就是指肉类,腥类等食物吗?共九笔,上下结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还有什么好讲的呢?

  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细看,就能发现“荤”既然是肉,腥的意思,那么为何又以草字为头呢?这难道是仓颉造字时,正巧像羔羊一样迷上吃草,把应该是肉的变成草了?还是另有缘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怀着探索的心情,共同解开这“荤”字的谜团!

“荤”的故事
  秦始皇为统一思想,焚书坑儒,引起公愤,爆发农民起义,秦朝灭亡后,汉高祖建立汉朝,至汉武帝时,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又把儒家思想,奉为无与伦比的地位,其中以“四书”,“五经”为首的书籍,在泱泱大地广为流传!许多地方开始传授此类经书,特别是佛寺等地。传授的方法通常是口授,这对于有口臭的,刚食异物的人来说,不仅难看,而且不雅!有五种食物,被其视为眼中钉之最:大致指葱、蒜、韭、薤、芫荽。故称其为五荤,亦有五辛之称!这就是最早的荤字,因此“荤”是草字头。那这应该只在授处使用,怎会便传千里,流传至今呢?这就还得再讲个故事了!

  公元502 年,南朝齐代的最后一个皇帝和帝萧宝融将齐朝的统治权转交给他的同族梁王萧衍,萧衍正式在建康称帝,将国号定为大梁。   梁朝建立,至梁高祖,天下稍平,百姓安居,高祖的母亲也受了儒家思想的熏染,笃信佛教,因为凡信佛者,皆不可食肉(五荤),故高祖之母也不是肉(五荤),帝之母不食肉(五荤),故荤字也渐渐被百姓接受,后来也就流传下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何“荤”字为草字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