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与读诗》 - 谈诗论道 - 文学博客网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罗汉 发表于 2023-2-3 10:46:35

写诗与读诗

在盛世华年里,生活像春暖花开的土地,每天都能给人惊喜和娱悦。发展的滚滚车轮将愁吃、愁穿的日子永远甩在了历史的尘埃里,人们的生活质量一步一步的往上升。登高望远,在衣食无忧,神清气爽的今天,人们正在向优雅的方向张望,朝精神享受的百花园迈步。
提到优雅,人们第一个领略的就是诗歌。莺歌燕舞,诗情画意永远是人类追求的美丽。当今社会唱歌唱戏的人越来越多,写诗填词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繁荣昌盛的写照,是中华文化素养的升华,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唱,有板有眼,有腔有调,只要高兴快乐,随时随地都可以引吭高歌,图一个舒爽豪迈。诗没有唱那么简单,它不能随口即唱,也不能信手拈来,须要创作。诗词创作是一种高尚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除了须要技巧和手法以外,还离不开思维。创作思维不是普通的思维,是逻辑规范和形象放飞的结晶。这种结晶的来源是博览群书和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的积累。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关于读与写的文章,文章着重论述了当今社会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要引起文学社团的高度重视。这种论断虽然有点贬责诗词创作之嫌,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提示。纵观当今诗作,确实有不少闪光的文字值得注入历史长河,让她流进中华诗词的大海。但是,有相当一部份诗作粗制乱造,没有诗的灵魂,没有诗的韵味,没有诗的意境。用伟人毛泽东的话说,读这种诗“味同嚼蜡”。
诗是有思想、有个性、有灵魂的艺术产品。跟风逐浪,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庸俗直白的顺口溜不是诗。文学艺术界有些作家、艺术家在谈论爱诗写诗时,为提高人们的创作水平作了不懈的努力,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高的关键在于学习,在于积累,俗话说:先生引进门,造成化看各人。学习和积累,谁也不能越俎代庖,天下没有不学习、不积累就能写诗的天才。陆游在《示子聿》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说明,写诗以前是要下功夫的。
有一种写诗的心境叫自得其乐,乐在其中。这是好事,特别对中老人来说有利于身心健康。可是别忘了,自得其乐地写诗也须要学习和积累,写出的诗也要像诗。我想,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有两种原因,其一,味同嚼蜡的诗多了,不像诗的诗多了,读者不愿读,不想读。其二,缺少阅读与欣赏的兴趣,兴趣虽然是培养出来的,却也须要知识的支撑。我们在培养写诗能力的时候,忽视了阅读与思考。阅读不是听几堂课,看几本书了事,阅读包括读己、读人、读书、读事、读物、读自然。思考不是一管之见,要在东南西北,上下左右里去寻找自然规律、人文规律、生活规律,寻找形象意境、寻找美的升华、寻找生活的感悟、寻找精神的浪花。
有这样一些诗作者,读自己的作品津津有味,孤芳自赏,居高临下,自示清高,时时刻刻盼望他人仰视。对别人的作品不肖一顾,百般挑剔,甚至连多扫一眼的兴趣都提不起来,对别人的作品好在哪里,差在哪里漠不关心。这种高傲自负的阅读心态,对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有百害无一利。
诗是写给别人读的,读的人越多说明诗的价值越高。作者不是唯一的读者,如果将作者当成最得意的读者,那费尽心机写的诗便无葬身之地。读可促进写,没有人读,写就失去了意义。写与读是一对夫妻,谁也离不开谁,夫唱妇随,相亲相爱,组成一幅创作和阅读的图画装点生活的美丽。有些人把读与写分开,把自己关在孤芳自赏的小屋里不肯出去。将本该亲亲热热的夫妻关系弄得一个面朝东,一个面朝西。可以断言,一个孤芳自赏不阅读欣赏他人作品的人,绝对创作不出好作品,绝对成不了诗人,绝对写不出有品味的好诗。

yingheweng 发表于 2023-2-17 17:56:50

一个孤芳自赏不阅读欣赏他人作品的人,绝对创作不出好作品,绝对成不了诗人,绝对写不出有品味的好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诗与读诗